12/15/2022

免揉麵包1--手撕牛奶餐包


 

好久沒更新食譜,自從放暑假後blog的更新速度變慢了,加上硬碟壞掉的影響(藉口,其實是懶惰)

以前的影片資料都沒完全備份完....

做了一陣子的饅頭,想說換換口味,自此踏入了做麵包的不歸路


其實打從娘胎起,我只做過三次麵包,而且都是在搬來法國才做的。找著網路上的食譜,就一股腦的做了起來,根本一點基礎也沒有(連基本知識都沒有),第一次用了kitchenaid胡搞瞎搞做了我最愛的菠蘿麵包,雖然賣相有待加強,但沒想到還意外地能入口



第二次更是大膽地挑戰起難度更高的大理石吐司,老實說,它的賣相跟口味都還算不錯的!!


過了幾年,又做了第三次,這次真的徹底打擊了我的自信心。這次不借助機器,想要挑戰手揉麵包,努力了40多分鐘,結果做出了像磚塊一樣紮實的麵包。從此之後再也沒做過麵包(淚奔...)



因為做了幾次免揉饅頭後,深深為麵粉的可塑性著迷,只要讓麵團休息夠,麵筋也可以自動產生,原來不用太努力也能做出比磚塊美味的成品,就再給麵包一次機會吧。


材料:
溫鮮奶 210g+-
细砂糖 30g
全蛋 1
速發乾酵母 3g
高筋面粉 400g
鹽 5g
融化無鹽奶油 40g

烤盤尺寸為26*5cm

*我用法國T55麵粉,吸水率大約60-65%,如用其他麵粉可視麵團軟硬度調整水量


做法: 
1. 將蛋、溫牛奶倒入盆中,加入砂糖、酵母及鹽一起拌勻
2. 倒入高筋麵粉攪拌成團,鬆弛15分鐘
3. 將融化奶油拌入麵團中,鬆弛15分鐘
4. 拉長、折疊麵團10-20次,幫助麵筋形成(可在鬆弛15分鐘後再重覆一次)
5. 包上保鮮膜進行基礎發酵
6. 排氣、分割麵團(每個80g,共9份)、整圓,鬆弛15分鐘
7. 再度排氣、整圓,將收口朝下放入烤模中,進行最終發酵
8. 烤箱預熱180°C,麵包刷上蛋液,烘烤15-20分鐘(表面呈金黃)
9. 趁熱脫模,置於網架上放涼

注意事項:
1. 在冬天室溫不高的情況下使用溫牛奶幫助速發酵母發酵。我曾經使用常溫水(有點涼,剛從水龍頭接過來的水)測試酵母活性,結果一個下午過去了,酵母一點動靜也沒有。把水加熱到30-40°C再測試一次,結果冒了很多泡泡,證明酵母還活著,所以水溫不夠會無法發酵。這是速發酵母給我帶來的問題,記得之前使用新鮮酵母沒這些問題。如果是天氣熱的日子,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

2. 我習慣在麵團成型後再拌入奶油,曾經試過提前將奶油與牛奶等其它材料拌勻再加入麵粉,結果出現了很多小粉粒,直覺是油脂包住了麵粉,影響麵粉與濕性材料結合。

3. 基礎發酵可選擇直接發酵或低溫發酵。直接發酵的理想溫度是28°C,濕度75%,但一般家庭沒有專業發酵箱可以判別,所以只有包上保鮮膜防止風乾,放在溫暖處發酵即可。我一般使用低溫發酵,讓麵團在冰箱中待上一晚,長時間發酵更能增添風味,但使用前先將麵團取出讓麵團恢復到16°C左右,以免麵團太冷麵筋緊縮,而在整型中造成斷筋

4. 最終發酵的理理想溫度是35°C,濕度85%,最終發酵影響最後成品較大。一樣的問題,沒有發酵箱很難精確掌握,所以我通常放烤箱中發酵,烤箱有35°C發酵功能(但經過測試溫度只到27°C),再擺上一碗熱水增加濕度及溫度,天氣冷時有時候要用到1個半小時才發好

4. 我使用旋風烤箱烘烤,可用180°C烘烤,若是加熱管烤箱則需要提高溫度


好吃又鬆軟的牛奶麵包出爐了!

這次終於擺脫了磚塊魔咒! 哇哈哈~~~



熊家的廚房
熊家的廚房

來到早餐沙漠的國家,吃膩了硬邦邦的法棍塗果醬,想念起鬆軟的麵包及饅頭,既然買不到就自己做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