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其他麵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其他麵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3/05/2024

芝麻燒餅

 


講到中式早餐,一定少不了燒餅油條,配上一碗熱豆漿,非常經典的早餐組合

正常來說,燒餅的口感是應該是酥脆,一口咬下會掉酥掉芝麻的。但我小時候常吃到的卻是冷掉、軟趴趴的,只有店裡新鮮現做剛出爐的燒餅能保有酥脆口感,當時大部份早餐店的燒餅油條甚至饅頭都是批來的,難免隨著時間的推移,導致它冷掉而軟。

可能是習慣這樣的口感,雖然剛出爐的非常香脆爽口,但冷掉後層層分明的內裡相當輕柔,不管是一層層拆開來吃,或是一大口咬下那種軟硬適中的口感,我反而更喜歡軟掉的燒餅呢!

這個燒餅我做了三次才終於滿意,前兩次都是因為冷掉變硬的口感讓我直呼"這不是小時候的燒餅",本來以為是配方的問題,第二次調整後仍有相同問題,後來改變烘烤溫度,終於讓我做出冷掉也好吃的燒餅!



材料:(可做8個燒餅)

  • 油酥:
中筋麵粉 80g
植物油 50g
  • 麵團
         中筋麵粉 300g
         鹽 3g
         熱水 150g
         冷水 75g

步驟:
  1. 製作油酥: 鍋中放入麵粉乾炒至呈現金黃色,加入植物油繼續翻炒,炒到油粉混合均勻且有麵香味
  2. 製作麵團: 盆中放入麵粉、鹽拌勻,加入滾燙熱水拌成麵絮,再加入冷水,下手揉成團,鬆弛10分鐘
  3. 將鬆弛完的麵團揉光滑,再度鬆弛30分鐘
  4. 將麵團擀成長方形薄片,厚度約0.3cm
  5. 麵片上塗上油酥,留下下方1cm不要塗到,將麵片由上而下捲成長柱狀,切成8等份
  6. 切口朝左右擺放,將麵團擀長,折三折,轉90°,再次擀開、折三折。將所有麵團一次擀好




  7. 取第一份擀好的麵團,漂亮的那面噴點水,沾上白芝麻
  8. 沾有白芝麻的面朝上,開口朝左右擺放,稍微擀開(這會是燒餅的寬度),上下不要擀到,轉90°,再擀長(這會是燒餅的長度)


  9. 烤箱預熱220°(或是家用烤箱的最高溫度),烘烤10分鐘(表面上色即可)
備註:
  1. 做油酥的方法有幾種,一種是粉油直接拌勻,我試過後覺得這個的香味不明顯,另一種是先熱油後加麵粉炒香,或是先炒麵粉再加油,這兩個做法的效果差不多,總之要將麵粉炒到有香味燒餅才會好吃
  2. 烤燒餅要高溫短時間烤熟,才能保留更多水份,冷掉才不會變硬。前兩次烤的溫度不夠高,烤快20分鐘才上色,結果隔天燒餅硬邦邦。

繼續閱讀
沒有留言
Share:

7/01/2022

蔥油餅 燙麵法

 


以前曾經做過好幾次蔥油餅,那時對麵粉不甚熟悉,看到別人做得很容易,自己卻失敗好幾次,不是麵皮捍得太厚,做出來口感黏乎乎不爽口的餅皮; 不然就是麵皮一直破洞,怎麼補就是一直有蔥花出來 say hello,最後也自暴自棄亂桿一通,成為四不像的蔥花餅。

做了一陣子饅頭後,才發現原來之前失敗的原因絕大部份是沒有讓麵團好好鬆弛,麵筋沒有形成,所以麵團桿不薄,餅皮也容易破。了解原因後,最近才又提起勇氣試做,果然一次成功! 原來不用magic powder(麵粉改良劑)我也可以拉出薄到透光的麵皮了!

重點就是鬆弛!! 

然後油一定要夠多,蔥油餅沒有油怎麼叫蔥油餅,這時候減肥什麼的就不要想了!

影音食譜: https://youtu.be/qZbdYvrlP7o

材料:

1. 麵團

  • 中筋麵粉  300g
  • 熱水  120g
  • 冷水  90g
  • 鹽 3g

2. 蔥花餡

  • 蔥綠  4支
  • 鹽 1t
  • 白胡椒粉  1t
  • 油  適量
做法:
1. 將鹽加入麵粉中,緩緩加入熱水拌成麵絮,再加入冷水拌成麵團。此時麵團相當黏手,先別急著揉麵,蓋上蓋子休息半小時



2. 經過鬆弛後的麵團麵筋已初步形成,延展性很好,也變得較不黏手。用甩打方式,將麵團拉起,甩在盆中,反覆操作2-3分鐘,盆中抹上油,將麵團放入均勻裏上一層油,蓋上蓋子鬆弛至少1個半小時(我試過休息1小時,但麵皮仍會破洞)



3. 準備蔥花: 蔥洗淨,擦乾水份,切取蔥綠切成細末,加入鹽及胡椒拌勻



4. 取出麵團,桌面上塗上油,將麵團分成四份。取其中一份麵團,壓扁,慢慢向外推開,接著邊拉邊甩將麵團拉成長方形。如果麵皮容易破洞表示鬆弛時間還不夠。


5. 麵皮上抹上一層油,油要夠層次才會明顯,灑上蔥花,捲起


6. 捲起後,像擰毛巾一樣將麵皮扭轉,由兩端開始盤起,捲成兩個蝸牛殼,再將蝸牛殼上下疊放,稍微壓扁,抹上一層油,放進塑膠袋存放


7. 全部做好後,讓麵團鬆弛一小時,也可以放入冰箱存放


8. 桌面上抹上油,將麵團桿成喜歡的厚度


9. 鍋中加油加熱後放入餅,以中大火煎至兩面焦黃,可用鍋鏟推擠讓餅皮層次更明顯


繼續閱讀
沒有留言
Share:

6/10/2022

麥仔煎、麥煎餅



「滿煎糕」、 「冷糕」、「麥煎餅」、「曼煎粿」這所有的名稱指的都是同一樣食物,我小時候稱它為「三角餅」,這是我除了紅豆餅之外最喜歡的甜食,不管是菜市場、夜市或是放學時路邊的小攤車,都可看到它的身影; 因為我愛吃,爸爸有時候提早回到家,總是會帶一份給我。 

來到國外後,這些小時候記憶中的味道也在逐漸消失中。我曾試過很多版本的配方,有全蛋打發、蛋白打發,雖然好吃,但那蓬鬆如蛋糕般的口感卻不是記憶中的滋味。 

傳統的味道還是得回歸最簡單的食材與做法,雞蛋、糖、麵粉、泡打粉、一半奶一半水,鮮奶讓口感軟嫩,水讓餅皮帶有酥脆口感,喜歡嫩一點可多點奶少點水,喜歡脆一點則相反,可依喜好調整。 

材料(28-30cm平底鍋一片): 
  • 中筋麵粉 160g 
  • 蛋 1個 
  • 水 90g 
  • 牛奶 90g 
  • 糖 40g 
  • 泡打粉 3g

做法:
1. 將蛋與糖一起拌勻


2. 加入水與牛奶拌勻


3. 加入過篩麵粉與泡打粉,拌勻至無乾粉顆粒


4. 拌好的麵糊包上保鮮膜靜置1小時


5. 不沾鍋不加油直接熱鍋,將麵糊倒入(倒入麵糊後可將鍋子提起繞圓,讓麵糊巴上鍋緣形成屏壁,待會兒放配料時不會散落),蓋上鍋蓋小火慢煎3-5分鐘


6. 待麵糊表面稍微乾燥時加入配料(配料有黑糖,再次蓋上鍋蓋1-2分鐘使糖融化)


7. 當麵糊脫離鍋緣時可檢查底部上色情況,將麵皮對折,以鏟子輕壓,關火起鍋

8. 麥



繼續閱讀
沒有留言
Share: